幼时读史,遇到悲壮故事,每每替古人掉泪,或愤愤不平,痛骂前人太愚。看汉武晚年,巫蛊之祸,牵连千人,连自己儿子都逼死了。当时觉得,刘彻老儿,真是老年痴呆,竟然被江充如此耍弄。看岳飞故事,更是心塞,宋高宗竟如此心胸狭窄,偏听秦桧谗言,以至于忠良枉死。

及至少年,读书渐多。历史观也开始发生变化。于我影响最大者,当属两本:李亚平《帝国政界往事》,黄仁宇《万历十五年》。先是读了《往事》中“岳飞必须死”一章,觉着逻辑缜密,分析得极有道理。具体内容大多忘记,只记得,作者的核心观点,岳飞以军队统帅身份,向高宗建议立储事宜,触犯皇家大忌,乃至早早埋下了毁灭种子。读完才发觉,原来每个人物的命运轨迹,背后都受到太多因素影响。然后逐渐明白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智勇多困于所溺”,这句话浓缩了古今多少精英人物的命运。

《万历十五年》则是一本开眼界的书。初读像小说,每个章节是个人物短篇。九五之尊的万历,位极人臣的张居正,两袖清风的海瑞,古怪的李贽,雄武的戚继光。这些人,或绝顶聪明,或性格刚毅。然而,却最终无法逃脱命运的牢笼。黄仁宇高明之处,在于透过人物命运,抓住背后造成这种命运的逻辑。通过发觉推动历史运行的逻辑,解释中国跨度数百年的历史。于是,我接触到了“大历史”这个新观念。不在纠缠于历史的琐碎细节,开始查看历史运行的背后逻辑。

此后读历史,往往回到事件发生的具体情景。由此,看到古人跨出的每一步,都受限于当时情景,归结起来,有太多“不得已”。尤其读到晚清历史,处处都是“不得已”。慈禧、恭亲王、李鸿章乃至袁世凯,这些当时的聪明人,终究是挡不住潮流,一败涂地。“时来天地同运力,运去英雄无自由”,总有些事非人力可以挽回。

后来读到陈寅恪的文章,看到一句,读历史,对古人当抱有“了解之同情”。知人论世,明了当时情况,再来思考,当事人的决定是否是最好的。这种“同情”并不只限于已逝的古人,也可用于当下。如此人的戾气会渐渐消散,更多是平和与宽容,面对“小人”,才能有一份从容与淡定。